【地理试题】题型没变动!2025年1月浙江高考地理卷考点分享、小切口、深挖掘
你的位置:pg模拟器免费版网址 > pg模拟器免费版网址介绍 > 【地理试题】题型没变动!2025年1月浙江高考地理卷考点分享、小切口、深挖掘
【地理试题】题型没变动!2025年1月浙江高考地理卷考点分享、小切口、深挖掘
发布日期:2025-01-22 18:45    点击次数:97

最专业的

地理科普平台

最实时的地理热门话题

2025年浙江首考第二日地理考试已结束,难易程度怎么样?题型、考法有什么变化?

试题结构

地理试题结构没有变化!

就是考查的角度比较新颖,学生找不到切入点。

地理难爆了!题型没变,但就是不会。不是做数学就是看天书,完全看不懂!

真是应验了以下画面:

选择题考点回忆:

展开剩余89%

大题考点回忆:

第26题:

①分析巴西内河航运价值和利用较低的原因

②从竞争力角度,巴西工业GDP占比下降的原因

③分析农业发展对城市化发展的作用

第27题:

①雅鲁藏布江甲-乙一丙物种数量的变化,并从自然角度分析原因

②该地盛行风和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原因

③M段冲出河道形成新河道,从整体性分析

第28题:柴达木盆地东北方的一个市的城镇居民地和耕地规模和空间分布

①从规模、空间的角度描述耕地、居民点分布的关系

②分析南部草地湿地裸地相间分布的自然原因

③从气候角度分析草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④例举草地质量分等士地因子中的两个指标

另一个版本是这样的:

也有高手马上找到了一个大题的 来源论文:

从试题的设问看

..........

总的一个印象是浙江卷主观题越来越向近几年的全国卷靠拢了,设问越来越细,备考所用的答题模板越来越用不上了的……

一、真题示例/2019全国卷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2019全国卷2

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为解决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问题,该县曾在境内山区实现小规模调水,但效果有限。1994年“引洱 (海)入宾 (川)”工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广节水措施,当地农业用水方得以保障。近些年来,宾川县河谷地区以热带、亚热带水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业蓬勃发展。图4示意宾川县的地形。

(1)指出宾川县地形的主要特点,并推测耕地分布及数量的特点。(6分)

(2)说明地形对宾川县河谷地区干热气候特征形成的影响。(8分)

(3)用水得到保障后,当地热带、亚热带水果种植业蓬勃发展,从气候角度分析其原因。(6分)

(4)以水果种植业为基础,提出宾川县为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可采取的措施。(4分)

信息提取:材料 + 回归教材 一 一对应后归纳总结

解题思路:日常储备因子 ∩ 材料提取因子 = 正确答案

(1)指出宾川县地形的主要特点,并推测耕地分布及数量的特点。(6分)

(需审题,3个方面得分:)

答:1.山高谷深,地势起伏大;2.耕地支离破碎,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或盆地附近;3.数量较少。

(2)说明地形对宾川县河谷地区干热气候特征形成的影响。(8分)

(地理因素解释为什么干热?-----光照、热量、降水、温度、温差、湿度、辐射、气压等因素)

答:1.山高谷深,谷地盛行下沉气流,气流下沉过程中增温且谷地热量不易散失,容易带来焚风效应,导致热(气温高), 同时不易形成降水,导致干(降水少);2.宾川县位于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因地形阻挡外来水汽难以抵达山区内部;3.四周高山阻挡,冬季冷空气干扰少;4.降水少,光照时间长,热量进一步累计。

(3)用水得到保障后,当地热带、亚热带水果种植业蓬勃发展,从气候角度分析其原因。(6分)

(气候要素:热量 光照 温度 温差 湿度 辐射 环境污染等 不用考虑水因素 )

答:1.全年气温高,热量充足,热带、亚热带水果全年可以生长; (海拔高,晴天多。)

2.气温日较差大,光照强,有利于水果品质提高(糖分积累);地理图文综合整理

3.该地位于亚热带,适宜亚热带作物生长,河谷地区热量充足满足热带作物生长条件;

(4)以水果种植业为基础,提出宾川县为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可采取的措施。(4分)

(从投资、宣传、电商、直播、网红带货、相关产业、产业链、附加值、交通、政策等方面考虑。)

答:1.吸引相关企业投资,发展水果加工业;2.引进并培育优良品种,发展水果加工业;

3.加大宣传力度,开拓水果销售市场;4.促进以水果种植业为基础的旅游产业化发展;

5.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二、专题特点

(1)凸显育人功能,培养人地协调观:因地制宜 尊重与保护自然

(2)立足空间尺度,凸显区域认知:区域特征、区域比较

(3)侧重考察基础性与综合性知识: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和素养

(4)凸显地理实践力:发现问题---区域联系---发展变化

三、教学实践指导

1、课堂教学

高考改革背景下的地理课堂应以人地协调观为教学主线,引导学生将区域划分成不同尺度、 不同类型加以认识,提高区域认知能力,运用整体性与差异性的观点看待所处的地理环境, 并且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提高地理实践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情感上的深度感悟 。

2、教学设计

(1)明确教学目标

(2)创设学习情景

(3)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4)形成逻辑知识结构

3.教学实践指导

1.明确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对新疆薰衣草产业的学习,以小见大 , 对干旱地区的农业区位和可持续发展有一个正确的认知 。

2.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三段材料,展示薰衣草生长习性及主产区

3.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设置问题

4.形成逻辑知识结构---生成框架

例: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

情境一

薰衣草是全球最受欢迎的香草之一,被誉为“香料之”。薰衣草无法 受 炎 热 和 潮 湿 , 喜光,耐干旱。室外栽种时注意避免让雨水直接淋在植株上 。

情境二

我国伊犁地区、日本北海道的富良野和法国的普罗旺斯是世界三大薰衣草种植基地,其中普罗旺斯和北海道已成为世界著名的以薰衣草为主题的旅游胜地。普罗旺斯和北海道的薰衣 草一年只花开一季,而伊犁河谷的薰衣草花开两季,这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伊犁薰衣草第一季在5月底至6月中旬,6月底收割一次, 第二季在7月底至8月,9月底再收割一次,人们称其为夏花和秋花 。

情境三

薰衣草产品制作质量和技术要求很高。目前,伊犁河谷有30多个有关薰衣草的产品品牌。伊犁河谷年产约150吨薰衣草精油,其中60%用于国内市场,40%作为初级原料出口欧美国家及日本等,新疆本地企业以薰衣草精油和花穗做终端产品,所用伊犁薰衣草产量 到15%。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 1 )归纳薰衣草的生长习性,并推测其种植区域;

( 2 )分析伊犁河谷种植薰衣草的区位条件;

( 3 )与普罗旺斯相比,伊犁河谷花开两季的原因;

( 4 )薰衣草的种植对伊犁地区有何影响,并对其可持续发展提出措施 。

形成逻辑知识结构------小尺度(伊犁河谷) 大尺度(西北地区)

15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发布于:广东省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